2019-12-28
高山流水,宝藏业兴
——雅安宝兴县首期阅读推广培训
文/孙阳
来到宝兴的第一天,古色古香的城门、朴素淡雅的川西仿古民居、古韵十足的石板路、浓缩中国园林精华所在的小桥流水、无处不在的熊猫元素……一幅幅展现着宝兴浓郁地方特色的画卷,无不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到了晚上是一顿热热闹闹的烧烤,大家围坐在一块,五花肉被烤的滋滋的响,豆腐被炸的外酥里嫩,李副局举起手里的加多宝,跟我们唠开了,他说,宝兴的记忆点在于两个第一,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夹金山在此,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发现地也在此,合一块就是宝兴。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到宝兴灵关镇中心小学,天气很凉,一阵风过来像冰冰的丝绸拂过,但校园里仍是活力满满,小孩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操场跑来跑去。2019年10月18号,在同年四月份图书角建立基础上,为了推进宝兴县项目学校阅读工作,加深老师们对于童书的认识,尤其是对图画书有基本的了解,掌握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导向的基础的阅读课型,培养老师成为阅读的“领航员”。担当者行动和宝兴县教育局在百华协会出资支持下,邀请了苹果树下资深老师楼月兰老师与高级语文老师向萍老师前来助力共同开展宝兴县“阅读领航员”教师培训活动。
开营结束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友佳带着《神奇的小石头》绘本走来了,她带着这些神奇石头的问题来了!这是一本关于小石头的书,这是一块神奇的小石头,它不停变幻着角度、颜色,同时在大家的想象中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物品!让人不禁期待着翻页,这次它会变成什么呢?想象、猜测,短短的晨诵让老师们的脑筋迅速找回了清醒,飞快的转动了起来,为接下来的研读活动点燃了老师们的状态。
接下来是楼月红老师也就是蘑菇老师的专场,为什么叫蘑菇老师呢,这个问题被抛给了来自灵关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们,马上就有了许多回答,“老师,我觉得是因为您的发型像蘑菇”,“老师,是不是因为您长得像蘑菇啊”,“是不是老师喜欢吃蘑菇”....小朋友们脑洞大开的回答让在场教师们忍俊不禁,但这些都不对,“是不是老师想像蘑菇一样为学生遮风避雨呢”,楼老师反问,为什么你觉得蘑菇能遮风避雨呢,因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蘑菇就像伞一样张开,为大家抵挡风雨,楼老师结束这个问题,她说“希望自己能像蘑菇一样,保护孩子们,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引导下开开心心一起学习,这是最让我感受到幸福的事情”。
其实在开场的问题中,暗含了蘑菇老师接下来图书写作课的要点核心之一,那就是观察,在蘑菇老师带来的绘本《乱七八糟的变色龙》中,观察变色龙为什么会“乱七八遭”,而他的朋友又做了什么来帮助变色龙呢,他的朋友猴子的主意是突然跑出来吓变色龙一下,而我们又是如何看出变色龙被吓到了呢,而最后变色龙又是怎么变好的呢,遇到可怕的大狮子又是如何逃生的呢,狮子的可怕怎么描述呢,蘑菇老师一步一步的追问着孩子们,渐渐理出了框架,比如狮子的可怕,具体多可怕呢,可以从牙齿,鬓毛,爪子,嘴巴等描述,更进一步,加入形容词,锋利的牙齿,竖起的鬓毛,抓地的爪子,大张的嘴巴来更加具象化可怕之处,蘑菇老师在随着剧情变化与孩子的互动中,一问一答间引导着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不放过绘本上的每一处细节,讲到这一步,蘑菇老师总结出写作法宝,那就是描述的顺序可以先总后分,用具体描写代替概括词。有了法宝,蘑菇老师立马让孩子们进行限时练习并分享,所谓实践出真知。“阅读写作,孩子也许能表达出来,但不一定写得出来,一定要落在笔头上”,这是蘑菇老师分享的经验之谈,并且反复强调了一定要要求孩子们写出来,行动比语言更重要。
在接下来的以赋予孩子写作的力量讲座中,蘑菇老师提到,想要写作有成绩,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而阅读是需要孩子,家长,老师共同促进的。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是逐步提升的,有输入才有输出,围绕这个问题,蘑菇老师提出现在孩子写作面临的两大困境,一是找不到写什么,二是找到了,但有些内容是无效的。提出问题,那我们就要解决问题,首先从选材说起,蘑菇老师的要诀是三点,持续的动力,老师的及时反馈,以及同学间的互相学习。孩子们的热情总是稍纵即逝,要不断给予关注,把习惯养成,而同学间的互相分享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开始从被动变成主动,这个转变是至关重要的。“老师们可以先分享自己的题材,如果孩子们找不到从何开始的话,很容易失去兴趣,这时候老师可以每天给一个主题,这样就有方向了,渐渐的,孩子们就会领悟到自己该积累什么样的题材”,而要剔除无效内容,最核心的是训练观察力和思维力,着两个能力越早开始训练越好,教孩子用五官去观察而不只是眼睛,去听,去触摸,去感受,“我们通常都是用眼睛去观察,很少动用其他感官,这就需要去可以训练,比如可以让孩子们去描述音乐”蘑菇老师说,对于教学任务中的老师们来说,进行片段式训练是非常高效的方法,每天五分钟,无论孩子们写了多少,只要落在笔头上都是有效果的。针对思维力的训练也非常多样化,可以进行专门的思维训练,带领孩子们通过观察静态图片,描写片段,追问,找方法来挖掘细节,绘本就是很好的工具,去找到绘本背后的东西。
蘑菇老师推荐到“像《怕浪费婆婆》就是一个学习的典型,围绕一个特点,对这个特点展开不同的描述,非常值得去挖掘”。
在蘑菇老师充满干货的分享中,不少老师都感到受益匪浅,在讲座结束后一起讨论着更加细节的作法,希望老师们能落到实处,大胆的去尝试蘑菇老师的方法,带领孩子们跨越写作这一大关!
下午的研习在短暂的休息后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在波娅绘声绘色的为老师们分享了绘本《疯狂的星期二》后,向老师的讲座:我的班级实践之路也开讲啦。对于向老师的分享,我记忆深刻有三个点
“不要带着功利的目的去看书,不要给孩子负担”向老师强调,不要老想着我看这本书一定要有什么意义,读书,不该仅仅为了写好作文、为了高分语文,优质的阅读可以打开真实的世界,犹如“行万里路”,也就是我们说的不要去精读一本书,而是要去海量阅读,,无用即大用,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希望读书在孩子的印象中是快乐轻松,享受故事的过程,让阅读变成习惯,而不是变成负担。
“阅读课程化”向老师分享了在自己班级进行阅读课程化实践的成果和具体的实践方法,非常详细,从每天的静读习惯养成,再到带领阅读,读书卡设计,班级读书氛围养成包括书单推荐都非常实用,只要老师们能好好运用这些方法,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去干,一定能出成果,探索出适合自己班级的阅读课程。而向老师这条路也并非走的一帆风顺,学校领导不支持,教学任务繁重,家长甚至投诉,没有前人淌路的向老师只能凭着对阅读的热爱,一腔孤勇向前,克服重重困难,走到了大家面前,微笑着讲述从前的难,“人要有信仰,没有信仰活得就像行尸走肉,只是活着而已,我相信阅读有力量,所以我站在这里” ,所谓温柔而坚定的人,大概就是如此吧。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幸运在成长在温暖的家庭,幸运在比大家更早认识担当者,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向老师用充满幸福与激动的声音讲述着她与担当者的相遇,那是她人生的十字路口,是担当者让向老师找到了自己将毕生追随的事,那就是阅读,推广阅读,研究阅读,她说“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美好的时刻“。其实,担当者成就了向老师,何尝不也是许多“向老师”又成就了担当者,而向老师的幸运也同样是双箭头的,与自身的努力是不可分割的。
所以老师们啊,不要再说没有时间阅读,阻碍太多,想拥有向老师同款运气,就得付出相匹配的行动,阅读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修行。请相信当你真心想做什么事时,整个宇宙都会来帮你。
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从阅读绘本开始,阅读绘本从认识绘本开始,担当者工作人员友佳为老师们介绍了绘本的构成,从绘本的客观构成,比如封面,环衬,再到绘本的内容构成,经典的公式图画书不等于文+图,而是等于文*图。一本绘本的阅读要从细节出发,有明显的,也有不明显的但却是重要线索的,需要仔细挖掘,在举例过程中,友佳提到绘本是有许多风格的,这就是其精美之处,值得反复研读欣赏。
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得亲自吃一吃,老师们按所教年级分成三组,分别对三本不同难度的绘本《我的爸爸》、《朱家故事》、《大猩猩》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
在最后的分享环节中,一位老师的想法让我们动容,她说,从前图书角建立时,学生把《我的爸爸》这本书摆在前面,但因为封面里的爸爸表情呆滞,穿着病号服,形象不符合大众观里的正经样子,于是让学生赶紧把这个绘本放在了后面,而今天培训完再来读这个绘本,才知道这里面有这么丰富的情感,有这么值得解读的内容和细节,她说很羞愧之前从未关注过这些绘本,从今以后认真对待每一本,将其运用起来。我想,这就是我们所作的事意义,不求唤醒所有人,但只要有一个醒了,这就是改变,足够让我开心快乐,也正是这些一点一点聚集的改变,让我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